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9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动能”,包含论坛、博览会、机器人大赛等内容。

本次大会期间,共有110余家企业的500多款产品参展。记者在现场看到,功能不同、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们“本领高超”,在展示炫酷“才艺”的同时,更“描绘”着机器人如何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蓝图。

(机器人双臂拉花做咖啡。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龙源销售部长何连军告诉央广网记者,这款双臂做咖啡拉花的机器人,实际上由两个机械臂和一台咖啡机组成,拉花的机械臂在类别上属协作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在展台设置‘拉花’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场景来展示协作机器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以及可应用的场景。公司主要销售的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械臂的部分。目前机械臂在工业场景应用较多,服务场景是我们新的探索,未来还可能实现机器人做奶茶、米线、面条等。”

(机械臂书写三种字体的“福”字。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同样是机械臂,这款机器人“不厌其烦”地为观众们写下一个又一个不同字体的“福”字。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行业经理叶函告诉记者,目前该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包括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他表示,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背景下,相较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与人一起工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人机协作机器人“捡鸡蛋”。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安川首钢人机协作机器人“捡鸡蛋”的演示。据工作人员介绍,其特点在于通过柔性夹,实现对鸡蛋这类需要轻取轻放物品的抓取。同时,该设备还设有感应器,当人靠近设备时,机器人速度会下降,从而保护人的安全。

(外骨骼帮助工作人员背起重约60斤的冰箱。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比如在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它可以协助工人搬运大件家具。”铁甲钢拳电商总监高宇向记者介绍,这是一款有源外骨骼,即可通过电力驱动,帮助人卸力。“针对负重、搬运等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外骨骼产品。比如搬东西,更多的需要腰部受力,使用腰部的有源助力大概可省去70%-80%的力量。”据介绍,目前,外骨骼已经服务于国内外部分物流企业。

(机器狗现场“演绎”上楼下坡,未来或成为居民小区“巡逻员”。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从安防巡检到小区巡逻,这款机器狗或都可胜任。据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兼具巡检和机械臂操作功能的机器狗目前已实现了工业级应用,包括在变电站与电网、炼化厂、交通隧道与轨道等场景中开展安防巡检、勘测探索等。在民用场景中,未来机器狗或将加入保安队伍。比如,在小区巡逻的场景中,机器狗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摄像头,把视频、图片传输到后台,后台通过AI视觉算法来检测小区内的行人是否为本小区的住户、路面是否有垃圾等情况。

(活跃在酒店、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黄昂瑾 摄)

相较于上述暂未直接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这些已经“活跃”在酒店、餐厅的服务机器人或更为大众所熟知。实际上,同样是送餐,它们也“各司其职”。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池晓敏向记者举例称:“比如适合盛放汤汁的送餐机器人,是从两侧拿取餐盘,这是为了防止汤汁从正面洒落,确保人的安全;另一种从正面拿取餐盘的机器人,则适合盛放火锅食材等,往往餐盘大,正面取餐提高效率。还有一种用于酒店的送餐机器人,形似酒柜。在酒店,往往送餐距离远,部分菜品造型复杂,封闭的送餐机器人可确保菜品安全,而两侧开门的设计,同样提高服务员取、放菜品的效率。”此外,大会开幕当天,擎朗智能现场发布了新款送餐机器人——飞鱼,具备厘米级别定位精度,可在50cm的狭窄过道通行,内置2+1双目视觉方案能够实时204°范围检测障碍,从而及时调整路径。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创新展品,大会现场各类“黑科技”让人应接不暇。“机器人的研发方向是实现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和机器人协作是未来机器人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梁靓指出,在人机共融方面,一方面,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机器人代替人完成重复劳动或危险作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协作机器人,更多的是辅助人完成工作并保证人的安全,成为人的助手。另一方面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比如外骨骼、脑机、灵巧手等都属于人机交互的穿戴设备,即广义的机器人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我认为未来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可能会真的无处不在地出现在大家的生产和生活中。”

据悉,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