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三位北京小学生极地归来发布成果

2018-03-10 09:23:00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这个冬天几乎都没下雪,这跟北极气候变化有没有关系”“企鹅的羽毛会不会影响环境”“北极红土和我国南方的红土一样么”,昨日,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召开了一场特殊发布会,3名该校从南北极回来的小科学家现场介绍各自的科研成果,并现场展示他们从北极采集回来的红色土壤等。

  五(1)班的段灏庭率先发布成果:“今年2月1日至20日,我参加了‘中国少年极先锋’第七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洲开展科学考察。我们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南设得兰群岛的9个登陆点开展了有关南极地质、动植物、微生物、污染物方面的观察、采样、录音、分析等科考工作。”

  虽说是小学生,研究过程丝毫没有偷工减料。他对5个登陆岛屿上企鹅脱落的羽毛进行了采集。“要戴无污染的丁腈手套,使用不锈钢镊子,将企鹅脱落的羽毛放入封口袋里。带回来的样本,还要放在零下十八摄氏度的冰箱里进行冷冻保存,直到样本被送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专业实验室开展研究,才能启封。”

  擅长人形机器人编程的段灏庭还在南极制作了小机器人,装上摄像头,便于近距离观察企鹅。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企鹅的羽毛有可能包含人为污染物”的结论。

  第二位发言人是六年级的禚思雄,他特意带来了一个培养皿。“我是去年7月至8月,随‘中国少年极先锋’科考团前往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海洋抗冻微生物,需要取大量的微生物样本做分析。”

  假交替单胞菌、北极假交替单胞菌、科贝特氏菌,还有两种不同的二尖梅奇酵母……小学生的微生物研究结果里,这样拗口的专有名词层出不穷。该校负责科技教育的老师张凯亮说:“孩子们在极地的时候很兴奋,回国后,我们通过鼓励他们参与竞赛等方式,督促他们继续完成科考研究。禚思雄就完成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海域海水中抗冻微生物的分离及类别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教育促进会秘书长丁琛说:“小学生参与科考过程,培养了严谨的科学习惯。比如海水采样每2小时一次,24小时不间断,否则就无法对该片海域进行科学研究,孩子们在寒冷的环境下,全程参与,到最后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给采集样本记录经纬度、温湿度等信息。”

  最后一位发言的小科学家叫梁智毅,他擅长打篮球,一路经常主动帮助小伙伴们干“体力活”,比如搬运实验器材等。他到北极最为感兴趣的是沃斯利角苔原红土。“登陆斯瓦尔巴德群岛沃斯利角苔原时,我发现这里分布的都是紫红或褐红色的土壤,而在行程的其它地方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分布,在北极这么寒冷的情况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就主动咨询地质老师,选择对苔原红土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每隔100米,先后采集了8件红土样品。同时,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周围岩石:暗红色粉砂质泥岩、砖红色粉砂岩和灰白色细砂岩。如今,他已经完成了红土和围岩主量、稀土元素的测试,获得了沃斯利角红土的成因以及潜藏的古气候意义。

  “小学生去极地科考,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两极对国家的意义。”丁琛说,海洋教育是有着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孩子们在体验中一定会加深对蓝色国土的热爱之情。

  最近,汇文一小的老师正在为孩子们策划新的极地行程。今年夏天,该校的小科学家将有机会到北极参加科学研究。(记者 刘冕)

编辑: 贾斯曼
'

三位北京小学生极地归来发布成果

五(1)班的段灏庭率先发布成果:“今年2月1日至20日,我参加了‘中国少年极先锋’第七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洲开展科学考察。”  假交替单胞菌、北极假交替单胞菌、科贝特氏菌,还有两种不同的二尖梅奇酵母……小学生的微生物研究结果里,这样拗口的专有名词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