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科技协同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中之重

2019-03-11 14:51:00来源:中国日报网

  3月10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长平经济论坛联合在北京举办学术研讨会,相关专家和学者对如何实现新近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愿景和发展目标,研讨相关领域政策体系构建和落实路径。专家们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抓住全球科技创新潮流带来的机遇,重中之重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则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创新合作发展新机遇、新契机。作为指导大湾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图,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既包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包括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表示,湾区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要把它从一个地理概念变成一个经济概念、一个社会概念,就是靠区域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来达到这个目标。粤港澳大湾区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为改革开放创造可复制的经验等各个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国研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粤港澳大湾区首先是在中央政府统筹布局下的区域合作,是在规划和市场共同作用下实现内部深度分工合作。一方面要发挥市场作用,另一方面规划也起到引领甚至是推动作用。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破捷径,是把科技创新嵌入美国硅谷科技创新产业链的观点。他发现,美国硅谷的大量创新资源正加速向深圳流动,已经形成了“硅谷发明,深圳孵化”的良性互动格局。大湾区既有汇聚多家龙头创科企业的深圳,也有多个正在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城市,在创科产业上与港澳优势互补,可以成就一个人才、科研机构与企业汇聚的国际创科中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说,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要的抓手就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支撑是使大湾区成为继北京、上海、合肥之后的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期最关键的突破点,就是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和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建设。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表示,制度创新是目前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关检的互联互通。从国际国内实践来看,关检的互联互通是经贸融合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欧盟就实现了关检的互联互通。

  “大湾区智慧生活圈”加速融合发展

  迄今,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小时生活圈”已经基本成型,大大缩短了大湾区内的时空距离。金融科技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建设“湾区易行”的大湾区智慧生活圈。“智慧生活圈”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名片,惠及7000万居民。

  腾讯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生活圈报告》显示,包括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跨境巴士票务、广深港高铁、广深珠三地渡轮邮轮码头,从广东到港澳的所有交通方式,都实现了微信支付的覆盖。内地微信用户今年1月份在香港和澳门的跨境支付日均笔数,分别为去年同期的3倍和10倍。在香港可以使用滴滴打车,在澳门也可以用小程序叫出租车。

  在办事方面,粤省事小程序开设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专题,包括了各类车辆业务(商务车、公务车、租赁车、货车)的办理,和各类进度查询。通过共享数据和电子证照,大大便利了大湾区居民的出行。出入境办理方面,截至2019年2月末,微信城市服务中广东省使用过出入境业务服务的累计用户数超过1300万人。智慧出行体验在境内外实现了一体化、无差异化,大湾区内的互联互通正有序推进。

  马化腾三度建言粤港澳大湾区 发挥区域核心优势加快发展

  作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一直关注并推动大湾区建设。继2017年和2018年两会连续建言,今年马化腾还提交了《关于综合发挥区域核心优势 全面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

  马化腾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继续立足实际,突出“市场主导、数字支撑、国际视野、多元共存”的新特色,并提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在大湾区设立总部,研究组建以金融科技为特色的“湾区开发银行”,加快研究出台“湾区英才计划”。整合大湾区内各项人才政策,研究设立“湾区大学”,加强大湾区内青年交流合作。加快大湾区数字政府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具体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这需要研究制定专项专题规划和系列政策体系。规划纲要提出“扩大社会参与”,支持粤港澳工商企业界、劳工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建立联系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大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发展。

编辑: 殷雨婷
'

专家:科技协同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中之重

作为指导大湾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