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以及不确定性较多的外部环境,国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而且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令人振奋。这其中,数字经济带来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日益凸显。
  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线下经济遭遇挑战时迅速“补位”,成为经济与就业免于停滞的助推器。疫后新阶段,在技术与政策的迭代推动下,数字经济就业岗位门槛进一步降低,就业灵活性与质量不断提升。随着就业岗位在跨区域、跨工种、跨企业之间关联交错,数字生态正以强大的连接和协调能力成为就业的蓄水池与缓冲区,将为“六稳”“六保”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数字生态的发展丰富了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机会。
  从电子竞技员到网约配送员,从全媒体运营师到互联网营销师,2019年以来三批共38个新职业在中国应运而生。这些新职业的背后,是大量的新业态与旺盛的新需求。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初步测算表明,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今年11月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显示,游戏、电竞、直播、文学四个数字文化产业典型领域涉及全职和兼职就业总人数约达到3000万,数字化岗位成为文化产业就业岗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数字技术对各个产业带来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升级,新业态与新职业对专业知识背景提出了新挑战。然而,数字生态以其全局优化和中心协调能力也在帮助全社会进行平滑转型,减少了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摩擦性失业。因工厂自动化生产而减少的流水线工人可以在数字生态的支持下成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大学生可以借助创作社区平台做直播、写网文。不同领域的数字生态都正以强大的连接和协调能力成为就业的蓄水池、缓冲区。
  其次,数字生态的发展降低了就业门槛,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快,使得传统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够愈发得到中心化后台系统的智能运算辅助,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降低很多岗位的就业门槛,释放人们的创造力和服务能力。例如,从过去在街边扬招的出租车到如今系统派单的网约车,由实时数据支撑的中心化派单系统使得对路线不够熟悉的车主也能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网约车司机。在小程序、智慧零售工具以及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等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工具支持下,残障人士、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妇女、退伍军人等在专业知识与数字技能方面相对欠缺的就业重点帮扶人群也可以轻松开店创业,孕育出更多新个体经济。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线下经济活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近停摆。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各行业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期积极转型努力自救,通过线下转线上维持运转。虽然品牌实体门店无法营业,但门店导购可以在通过微信、企业微信等社交网络继续卖货;虽然不能到线下餐馆用餐,但无接触的外卖依然能给餐厅带来订单。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并不是取代了线下经济,相反在疫情期间成为了线下经济免于停滞的助推器。
  再次,数字生态提升了就业灵活度、生活质量与经济活力。
  数字生态通过全面接入跨场景、跨时间、跨区域的数字化触点,以及对汇总后的资源进行最优化分配,正在逐步打破工作岗位对时空的限制。经此一“疫”,企业越发看重生产方式和用工方式的灵活度,增强企业应对需求波动和外部冲击的抵抗力。疫情中迅速普及的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飞书等数字化协同办公工具,为跨区域办公提供了技术条件。线下线上或跨企业的员工共享,与企业的数字化和生态化带来的就业门槛降低、中心协同效率提高是分不开的,有助于在特殊时期缓和结构性失业;借助远程办公软件实现弹性工作方式,有利于维持企业的运转与工作岗位的稳定;网约车司机们可以选择灵活的工作时间,甚至同时从事其他兼职,提高收入;自媒体工作者可以选择避开拥挤的一二线城市,自主选择工作城市与地点。通过数字经济的协同能力,就业质量提升从经济发达城市向周围地区辐射。“挣着一线城市的工资,享受着三线城市的休闲和物价”,就业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幸福感可以得到提升,也带动激活了整体经济活力。
  最后,平衡数字经济对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长期来看,数字经济有着创造新业态新职位、提高就业韧性的强大潜力,但在短期内对部分领域就业岗位的替代所造成的摩擦性失业,以及数字经济中市场需求转向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可能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到。如何快速发挥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的优势,打造就业蓄水池、缓冲区,提高就业配合市场转向的灵活度,减少数字技术在短期内对就业的冲击,则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公益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从政府角度,随着数字经济中就业形态增加和就业灵活度的提高,如何帮助新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更好融入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按照相关规范实现与其劳动价值对等的权益保障,是加码就业灵活度、提高就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 
  从企业角度,需要勇于接纳数字化、积极探索数字新技术与业务相结合的落地方式,充分运用数字生态的灵活度和支撑力,来缓冲转型期间面临的短期挑战。相对应地,这也对提供企业服务的数字工具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作为前沿技术和市场服务之间的桥梁,数字工具的开发需要尽量降低使用门槛。方便易上手的数字工具才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和人群快速进入数字经济领域,全社会广泛的参与是数字经济发挥活力、缓冲力和协同力的基础。
  当数字经济对传统就业在短期产生结构性冲击时,不同职业在接入数字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公益领域需要调整对帮扶人群的范围界定。在政府和企业协力构建就业蓄水池之外,公益机构也是保障短期内数字化平稳转型的重要一环。
  当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时,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探索建设更适合数字经济就业形态发展规律的模式、制度和政策,加速全社会对数字经济的接入,缓冲短期内数字化转型的摩擦,让数字技术充分为经济赋能、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