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中国公众捐赠研究论坛”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举办,并正式首发“中国公众捐赠研究”全国范围抽样调研的数据和成果,涉及中国公众捐赠现状、人群画像、行为特点、捐赠渠道、捐赠对象、捐赠动机等丰富内容。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钱款捐赠率为45.9%,捐赠人最常使用的互联网捐赠平台是水滴筹、支付宝、微信等,儿童和残障人士成为捐赠人最关注的群体。

互联网激活传统救助,水滴筹成最常用线上捐赠平台

互联网在捐赠普及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数据显示,捐赠人最常使用的互联网捐赠平台是水滴筹,累计约4.45亿网友通过水滴筹向303万名患者捐赠613亿元。此外,网友提及较多的互联网捐赠平台还有支付宝、微信、微博等。

南都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是市场化的创新,通过互联网找出受助对象,激发社会爱心,捐款人也大多数是陌生人。这突破了传统求助基于社群、熟人之间的界限,使得个人求助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便筹款超过千亿。

据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份《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平台研究报告》显示,大病求助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大病帮扶模式,面向的人群相较于传统医疗救助项目更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大病家庭的需求空缺,在提高资金筹措效率、对接多样化资源、促进社会公平、弘扬传统美德、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助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等方面具有显著社会效果。

80.9%的受访者参与过捐赠,儿童、残障人士最受关注

调研数据显示,高达80.9%的受访公众表示曾参与过捐赠,过去一年钱款捐赠率为45.9%,物资捐赠31.7%,时间捐赠23.0%,行为捐赠35.2%,但公众捐赠历史普遍较短,61.1%的捐赠人捐赠历史小于5年,主要是随机捐赠,大多数受访者每年的捐赠次数为1-3次,捐赠金额以10-99元区间最多。同时,捐赠人(包含参与任意捐赠形式的捐赠人)相对更年轻、更多来自城镇地区、教育程度更高、中共党员比例更高、家庭年收入更可观,来自华南地区的人数占比相对更高。

在捐赠主题方面,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是受访捐赠人最关注的主题,显示人们对于遭受重大疾病或者重大灾害事故人群的捐赠意愿更强。在实际捐赠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捐助儿童、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其中儿童和残障人士分别以72.8%和61.8%的占比成为捐赠人最关注的群体。

在捐赠行为发生后,一半以上的捐赠人都会关注捐赠效果、分享与捐赠相关的信息,并普遍感觉世界充满希望、生活很有意义,特别是物资和时间捐赠后,积极感受更明显。同时,该调研还探索了捐赠和消费的关系,发现捐赠人群更爱旅游,钟爱体验型消费,“爱捐赠的人爱生活”。

借助互联网平台技术,公众捐赠的形式更多丰富多样,捐赠信息的触达率、捐赠行为发生和持续的频率都得到显著提升。未来,行业各方还需在技术、渠道、形式、内容等方面开展有益创新,让捐赠行动更容易执行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受捐赠者更切实得到援助,让行业形成良性发展的正循环。

编辑:张圣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