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出行服务供给的提案。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皮剑龙指出,出行服务是帮助老年人走出社区、重归社会的必要服务,是连接养老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老年人出行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成为老龄事业发展的瓶颈。

两会前,皮剑龙曾到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暖心车站进行调研。调研中,老年居民王女士提到,平时她和老伴两人居住,儿子不在北京。有一次,老伴突然胸闷胸痛,需要尽快去医院,但是小区门口打不到车,有些出租车已经接了手机订单,空车路过也不能停车。老两口为了更快打车,分头去了小区两个门,谁先拦到车再去接对方。

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工作人员表示,这就是老年人出行面临的典型困难。社区也曾试过邻里互助,以及在养老服务中心专门设置老人用车,实际运行起来效果都不太好。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随着交通领域适老化改造的推进,朝阳门街道依托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采用“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的模式,引入了高德打车的适老化出行服务,在社区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

皮剑龙认为,在新时代老龄工作视角下,不能让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推动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是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皮剑龙建议,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出行服务类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降低数字化出行的使用门槛,打破“数字鸿沟”,让数字化出行能够普惠老年人群体。推进助老打车等出行服务不断完善。保障老年人不会上网或者没有手机也能打车。

同时,皮剑龙建议,推动在全国社区建设暖心车站等数字化出行适老设施。以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为例,依托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引入互联网出行服务,建设暖心车站,将数字化出行门槛降至最低,不需要单独下载APP、不需要输入起终点、不需要线上支付,老年人只需要扫一下、点一下就能呼叫出租车,满足老年人紧急出行中的打车需求,并解决老年人打车中“不会叫车”“叫不到车”“找不到车”“不会支付”等问题,探索出“朝阳门模式”。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在制度设计上,皮剑龙建议,将出行服务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同时,探索“社区+物业+养老出行服务”模式,多方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建立良好的出行服务机制,增加居家养老出行服务有效供给。

此外,皮剑龙还建议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发挥社区的作用,为老年人免费制作、发放数字化出行服务指南,加强老年人的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编辑:牛谷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