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 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日益攀升的确诊人数,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的科研人员心急如焚。

今年,卫星创新院共有6次17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其中3次7颗卫星任务集中在上半年,4月两个型号的卫星计划出场。“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出场任务,将影响后续一系列科研工作。”卫星创新院党委书记朱振才说。

3月27日20点23分,上海发布分区封控决定。21点,卫星创新院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强调既要落实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又要确保重点型号的研制和任务的争取,219名科研及管理人员迅速集结完毕,连夜“逆行”返回卫星创新院,坚守岗位,向前推进科研任务。

连夜返回园区工作人员配合完成防疫检查 卫星创新院供图 央广网发

驻守一线 定心科研

卫星创新院是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曾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76颗卫星。目前,在研项目19个型号58颗卫星,时间紧、任务重。

3月,科学卫星总体所某型号进入了发射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为全力确保发射计划进度,型号内多名科研人员已主动提前住在园区,党员干部更是主动冲在第一线,24小时轮流值班,按照人停“星”不停的模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型号进度不停摆。

封控前夜,卫星创新院副院长胡海鹰(主持工作)、党委书记朱振才坐镇指挥,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制定封控期间的科研方案,要求型号内关键岗位人员留守园区,总体、姿轨控等重要岗位人员双岗制,让大家“心定”,“只有心里安定,工作生活才能安心”。

封控期间,正值卫星创新院遥感卫星总体所某型号正样研制关键阶段,该型号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型号内30多个重要岗位科研人员始终坚守一线、日夜奋战,部分党员骨干主动带着行李驻扎实验室,已经近一个月,每天办公室-实验室-食堂三点往复,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航天事业。

封控前返回园区人员在办公室搭建帐篷 卫星创新院供图 央广网发

逆风而上“快递员”跨城交接

在卫星创新院科研生产一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快递员”,他们负责运送产品出沪返所及单机交付入沪。

作为今年唯一有发射任务的中科院空间先导型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团队深知该型号承载的历史意义,必须确保研制和交付工作万无一失。

接到上海浦东全区封控通知后,卫星创新院副院长尹增山、总设计师诸成知道事态紧急,第一时间协调外协单位,制定产品交接保障方案。

没有万事俱备,只有即刻行动。科研团队第一时间将复接调制器、电源控制器、星务计算机等正样单机多次消杀、打包后,交付后勤保障人员,连夜将产品送出,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封控期间,卫星研究院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各型号后续需要解决的产品运输不畅、外协人员来沪困难、供货进度紧张、下厂验收困难、元器件短缺等问题,全力保障研制节点,多沟通、多协调以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封控前30余位因出差滞留在外地的科研人员,大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配合运送文件、参加重要会议,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帮助各型号共度难关。

涓涓“护城河” 守护“小核心”

“你守护卫星,我们守护你们”。与219名同事不同,大部分职工采用居家办公的方式。虽人不在单位,但工作却不曾停滞,工作计划表也安排得满满当当。“足不出户”却形成“护城河”,坚守着卫星创新院园区的“小核心”,默默地支撑着卫星创新院各项工作的稳定运转。

此外,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还有一群在保物资、保进度中急行奔走的铸星人。他们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集中资源推动竞标和研制任务;用心共情时刻关注职工急难愁盼,封控前夜舍小家为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储备了一千余斤蔬菜……

“这次疫情既是考验,也是练兵,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队’‘国家人’的使命担当。”胡海鹰说。

编辑:卜叶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