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可穿戴设备 > 正文

可穿戴计算设备受谷歌苹果追捧 规模将达8亿美元

2013-08-26 11:03  来源:凤凰科技我要评论 

  这边苹果iWatch将成为i家族新成员的传闻正热,果粉们纷纷猜测它到底能做什么;那边Google Glass 开放购买权限并放出宣传视频,详细描绘了戴着该眼镜的各种生活体验。还嫌不够热闹的话,知名游戏公司Epic创始人蒂姆?斯维尼发表宣言称,用户将不再需要任何其他显示设备,电脑、电视或手机可有可无,一个头戴显示器便能应对所有场景。

  想想你的身体上还有什么部位能佩戴(wear)设备?有的话,这些部位就是所有可穿戴计算(Wearable Computing)厂商的目标高地。伴随着诸多巨头推出相关产品,可穿戴计算技术再度红得发紫。

  2012年,调研公司Forrester在一份报告中称,可穿戴计算技术将引发“新的平台大战”。另一家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预计,2013年,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5亿美元。到2017年,可穿戴计算设备出货量将从今年的约1500万部增加到7000万部。

  

  可穿戴计算设备

  “在过去数十年里,关于可穿戴计算的学术研究基本都是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或者是由MIT校友完成的。”一句话足以道明MIT对可穿戴计算技术的贡献,也表明了可穿戴计算技术出自名门,具备巨大的技术魅力。

  可查阅到的最早的有影响力的关于可穿戴计算的学术论文刊登于1997年,因此不妨认为现在可穿戴计算十五六岁了,它正值花季,向世人展示着它最美好的年华。

  MIT 媒体实验室正是承担可穿戴计算研究的主体,它这样解释一直致力于此的目的:“可穿戴计算颠覆了电脑应如何被使用的认知。在我们看来,电脑应该是可被穿戴的,就像眼镜或是衣服一样穿戴在身上,并可基于情境的变化与用户互动。搭配头戴显示器、自然不突兀的输入设备、个人无线局域网以及大量环境感知和通信工具,可穿戴式电脑可扮演智能助手的角色。”

  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波士顿Kendall广场上就出现了可穿戴计算应用的先驱――MIT的学生们缓步剑桥周围,戴上特殊的内置摄像头和显示屏的护目镜,笔记本电脑则装在背包或斜挎包里,手里拿着特殊的键盘,用来输入数据。他们身上到处都是线,看起来就像靠机械装置维持生命的人。被誉为可穿戴计算技术泰斗之一的萨德?斯特纳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们自称为“borgs”。

  回顾自己当时的经历,萨德?斯特纳仍然兴奋不已:“我当时就认定,这将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生活方式。” 萨德?斯特纳1993年开始佩戴可穿戴计算设备,他享受到的好处是:“无论我在哪里,我都能找到当地的地图。在走廊与其他研究人员对话时,我可以做笔记,记住他们说的是什么。”

  如今,深受第一代可穿戴计算风潮影响的萨德?斯特纳和其他四个MIT的校友团聚在硅谷,为谷歌工作。他们正是Google Glass原型设备的主力研发人员。

  在Wi-Fi和3G还没应用之前,MIT的学生、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另一个泰斗史蒂夫?曼恩做出了一个可穿戴的摄像头,它可以拍照,并在业余电视信号频段把照片传送给电脑,贴在Web页面上。其他学生完成的项目为分析聋哑人手语,将手势转换为语音,或分析台球桌上球的位置,给出最佳击球建议。

  这些技术的累积,促进了可穿戴计算的发展与成熟。1999年,对可穿戴计算的狂热开始退潮,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的头戴式设备过于沉重和昂贵,不能随时接入互联网也使得这些设备黯然失色,而智能手机悄然兴起。目前,许多可穿戴计算先锋开发出的翻译、导航、信息检索功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实现,但对可穿戴计算的忠诚信仰者而言,智能手机并不是这项技术的终级承载体。

  多样化产品

  史蒂夫?曼恩强调了可穿戴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区别:“传统计算模式以计算为首要任务,可穿戴计算则不是。”他给出了可穿戴计算产品可能具备的效果:增强现实、调节适应度、个性化。

  已经成为先烈的MicroOptical等公司暂且不提,现在是谷歌和苹果等产业巨头令可穿戴计算的大众认知度和受追捧度持续增加。

  Google Glass既被认为是谷歌的里程碑产品,也被认为是将可穿戴计算推向主流的标志性产品。Google Glass于2月20日正式开放面向公众的体验购买申请,之前流传出来的信息已经令粉丝们尖叫不已。它内置GPS、动作传感器、摄像头等,可以指路、好友互动、拍照和拍摄视频,并与谷歌其他服务紧密集成,增强现实体验感。

  谷歌适时推出的最新Google Glass宣传视频引起热议。语音识别是用户与谷歌眼镜互动的主要方式。Google Glass还配备了基于手势的触摸板和位于设备侧面的按键。在视频中,谷歌演示了这些互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操作的,即时翻译所见文字,接收或是执行屏幕上显示的指令,通过语音发送信息、进行网页搜索或拍摄照片,都轻而易举。用户只要说“OK Glass”,然后通过一系列预置命令,即可以执行搜索、拍照、录制视频、发送短信和获取地理位置等任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2月20日又对苹果开炮了,他认为,苹果必须保持“酷”的状态,否则将陷入困境。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沃兹表示,苹果仍“相当善于用一种新设备来设定行业标准”,但已经开始失去科技行业中最酷公司的地位。不过,他对传说中苹果将发布的iWatch智能手表充满期待,表示肯定会购买这种产品。

  远不止沃兹在热盼着iWatch,这款产品一直令外界浮想联翩。根据曾因iPadmini与iPhone概念设计图而闻名的设计师尼克雷?莱姆所公布的概念图,iWatch表盘采用螺旋形式的界面(这一设计元素来自于苹果2010年获得的一项专利),表盘玻璃可轻度弯曲,这与苹果工业设计主管乔尼?艾夫的个人喜好一致,也符合康宁公司新产品可弯曲Willow Glass将应用于苹果新产品的预计。最重要的是,iWatch可以与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相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其他苹果设备来管理iWatch中的数据以及应用程序――这一创意基于苹果2010年的数项远程控制专利。

  监控佩戴者的健康指标?具备支付功能?实现GPS功能?iWatch给了手腕设备太多想象力,谜底尚待揭开。

  很多厂商在可穿戴计算上迈出了自己的步伐:智能手表公司Pebble推出可以连接iPhone和安卓设备,显示来电、短信和电子邮件等信息的手表;Basis Sciences在2013 CES上展示了能够监控用户的心率和睡眠质量等信息的腕上设备和内置压力垫、能够监测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和是否受伤的美式橄榄球头盔;Verizon专为消防人员设计出可浏览一般图像和红外图像的可穿戴无线电脑;耐克开发出可以记录和测量日常运动量的FuelBand腕带。

  百花齐放才是春,可穿戴计算产品的多样化足以令人相信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革命尚未成功

  自成熟伊始,可穿戴计算技术就被认为具备用户档案自动更新、可保护用户隐私等优点,但与此同时,它在多个方面有所欠缺。在理论层面上,可穿戴计算技术在本地信息处理、本地控制、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具体到产品,Google Glass和iWatch也都被认为要获得市场广泛接受还需要再努力越过一些障碍。

  “消费者会喜欢,或着至少是能容忍,戴着Google Glass看世界吗?”这是Google Glass面临的最大挑战。毕竟,技术上的瑕疵还存在:“以第一人称视角录下的视频,正常回放的时候会抖动,足以让观看者产生眩晕感,体验并不好”,因此,“Google Glass的视频分享功能只适合特殊场合和特殊职业,如医生用它进行手术录像或者手术实时视频远程讨论、户外活动探险等。人脖子毕竟不是三脚架,如果用它拍视频,事后看视频是种痛苦的折磨。”而Google Glass佩戴是否美观、能不能照顾近视者等细节问题也成为有心购买的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所幸的是,谷歌在行动:2月21日,据《纽约时报》报道,谷歌正与眼镜制造商Warby Parker商讨合作事宜,为Google Glass设计更时尚的眼镜框;专为近视者定制镜片的新版本也在谷歌研究计划中。

  至于iWatch,一篇名为《Five Unavoidable Problems Plague Apple's iWatch(五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困扰着苹果iWatch)》文章的观点获得了不少赞同。作者指出,iWatch要取得巨大成功,必须克服5个困难: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屏幕大小的控制、单手操控的便利性、对App Store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尺寸的预期改变。他还指出,iWatch是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产品,但用户并不总是热烈回应创新。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韩雪晖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