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庞珺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电动车,因其便捷性颇受人喜爱。但在一些公共场所,电动车充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日前,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北车辆段设计研发的“电动车充电远程监测及报警控制系统”,为充电安全上了“双保险”,并获得2024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套系统有什么特别之处?带着疑问,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北车辆段一探究竟。

作为系统的研发者,侯马北车辆段设备车间工程师王子瑞介绍,“电动车充电远程监测及报警控制系统”整合了智能断路器、火灾烟雾报警器、热感摄像头、定时开关等设备,同时在工业Modbus-RTU通信协议基础上结合了工业lora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动车充电现场搭建了控制箱和报警终端,从而实现了充电远程控制、报警、复位等功能。

“当电动车存车棚温度、烟度超过设定值时,就会第一时间启动报警、断电、花洒喷水程序,应急人员可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处置。”王子瑞说。

除此之外,该装置不仅能远程监视控制,还可监测电动车电池漏液、鼓包、漏电等问题,及时提醒更换,尽可能避免电动车启动打火时造成的火灾事故,将风险防控再向前迈进一步。

截至目前,该套系统设备已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北车辆段11个电动存车棚安装使用,并有效监测到5例电动车电池或充电器安全问题。

编辑:冯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