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在9月5日“国际脊髓损伤日”之际,《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数量激增,目前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两便管理成为他们最迫切需要改善的临床问题和康复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康复病区主任丁明甫介绍,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外伤性的,主要是由脊柱骨髓导致脊髓损伤;一类非外伤性的,比如说急性脊髓炎、脊髓的肿瘤以及脊髓的血管病变这几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医院有一种在颈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的基础上复合有外伤导致的颈段脊髓损伤,也有发病增加的趋势,所以提醒我们要防止严重的脊髓性颈椎病。”丁明甫强调,“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和低头的时间比原来长得多了,所以改变了颈椎生物力学的特性,就更容易得这种严重的脊髓性颈椎病,造成脊髓损伤甚至造成四瘫的风险是增加了。”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最高的病种之一,这对脊髓损伤本人或者是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站不起来,或者是不能走甚至有些人不能坐,除开肢体障碍以外,伤者还有很多的其他并发症。”丁明甫介绍,“正确的膀胱管理方式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重视上尿路功能的保护;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遵循医嘱标准进行间歇导尿。”

《报告》显示,中国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约9万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数量激增。比起其他疾病,脊髓损伤患者面临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最为严重,影响最大其中。74%的患者在三个月内出现过尿失禁,并且每位患者平均每年发生泌尿系统并发症达10次。而在伤后的5年内,患者上尿路损伤发生率快速增长,为正常人的30倍。 这些数据表明,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全方位低于一般人群,且肾衰竭高发,这些仍然是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挑战。

但调研的另外一组数据表明,我国能够采用间歇导尿作为膀胱管理方式的患者比例仅为22%,横向对比瑞士和美国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建军表示:“残疾人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康复和科学管理疾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编辑:苗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